今天是:
电话(传真):0818-2373886
站内搜索:
您现在的位置: 信息动态 > 农业信息 >  > 正文

2021年玉米生产技术指导建议

    玉米是四川第二大粮食作物,播种面积与总产分别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的29%和30%,仅次于水稻。2020年玉米种植面积达到2775万亩,总产1068万吨。同时四川也是玉米消费大省,产需缺口达到900万吨左右,玉米自给率不足60%。因此,提高四川玉米产能是缓解供需矛盾,提高我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。近期与农业生产主管部门就玉米生产形势和技术需求进行了讨论,围绕“稳粮增收”的目标对我省2021年玉米生产提出技术指导意见,供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参考。

一、稳定玉米面积,优化品种结构

稳定玉米种植面积,切实贯彻国家“非粮化”文件要求,严禁将玉米农田改种草地、经济林果等。根据市场发展需求,积极推广“粮改饲”“粮改专”,优化四川玉米产业布局和品种结构,大力推广优质、专用玉米品种,可在饲料加工区域发展高蛋白优质粒用玉米、白酒酿造区发展高淀粉酿酒专用玉米、农牧结合区发展青贮玉米、城郊结合区发展优质鲜食玉米。
    
二、加强疫情防控,做好物资储备
    
近期国内个别地区新冠疫情出现反复,加之返乡人员增多,各地应进一步加强农村新冠疫情的防控。各级农技部门应指导农资销售部门做好农用物资储备,指导农户加快物资采购,促进农资及时、顺利到户,为大春生产做好物资准备。
    
三、推动规模化生产,提升机械化水平
    
目前,我省玉米种植零碎、小农户种植比重大,难以发挥规模化生产效益。应积极扶持新型经营主体,促进农村土地流转,发展适度规模化生产,注重机械化生产技术及配套农机具的示范推广。应根据各地地形、田块大小等选择适宜机具,并制定适宜种植模式和标准化生产技术,促进农机农艺融合,提升玉米机械化水平。  
    
四、适度增加密度,适雨避灾播种
    
增加种植密度是玉米增产的一项重要的增产技术措施。目前,我省玉米种植密度较国内其他玉米主产区偏低,应针对区域生产条件和种植模式适度增加种植密度,春玉米可增加500~800株/亩,夏玉米增加1000~1500株/亩。同时,各地应根据当地春播节气、气温、墒情以及后期降雨规律合理制定最佳播期,使玉米关键生育期避开主要自然灾害,确保避灾稳产。
    
五、推广两减技术,提高玉米效益
    
肥料、农药利用效率低是影响玉米种植效益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。根据相关调查研究,我省玉米具有减施氮肥20%~30%的节肥潜力,应结合测土进行配方施肥,减少氮肥施用,增加钾肥和锌、镁、钙等中微量肥料。有条件的区域可选用控释肥一次性机械深施,提高肥效和劳动生产效率。同时,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应积极推广“一喷多效”防控技术,采用“福戈+扬彩”组合,综合防治花期叶斑病和螟虫,减少农药用量,提高防治效果。
    
六、加强监测预报,防控主要灾害
    
各地要加强监测预警,密切关注春季重大天气变化和病虫害爆发情况,及早发布预警信息。组织专家制定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防范措施,推进科学防灾。近期要重点防“倒春寒”、防春旱以及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。要及早准备好抗旱物资以及药剂药械,指导农民适时开展应急防治。建议尽量组织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。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(转自:四川省农业科学院)



版权所有: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 蜀ICP备17015227号

地址: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网站地址 | 网站地图 | 链接申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