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电话(传真):0818-2373886
站内搜索:

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简介

    一、发展历程

    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前身为1936年前成立的“达县农业推广所”和“四川省川南麻作试验站”,几经整合变迁和扩能增职,于2015年12月完成撤所建院,成立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。
    1951年,撤销解放前的原“达县农业推广所”成立“达县农场”,1952年,在“达县农场”的基础上成立“达县专区农场”,达县专区行署将原“达县农场”所属河市中坝、鲜家坝和部队所属的罗江柳家坝(1951年土改时,柳家坝划拨部队作为训练场,1952年部队将此地交给地方)划拨给达县专区农场,办公地址为罗江柳家坝。

    1956年,撤销解放前的原“四川省川南麻作试验站”成立“四川省农科所达县麻作试验站”时,从达县专区农场所属的鲜家坝中划拨部分土地、资产用于试验研究。

    1956年12月,将“达县专区农场”与“四川省农科所达县麻作试验站”合并,成立“达县专区农业试验站” ,辖达县白马寺、中坝、堰湾、鲜家坝等场地。

    1958年6月成立“达县专区科学研究所”,所址位于达县城内翠屏路86号,与达县专区科学技术委员会、达县专区科学技术协会合署办公。“达县专区科学研究所”为综合性研究机构,分设农业与工业研究。农业方面设有作物栽培、植物保护、土壤肥料、畜牧兽医等试验研究,工业方面设有机具(含农机具)、化工研究小组,隶属于达县地委宣传部。1960年,达县专区科学研究所迁至达县彭家湾办公。

    1958年12月, 撤消“达县专区科学研究所”与“达县专区农业试验站”,合并组建“达县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”, 所址罗江柳家坝,辖柳家坝、鲜家坝、中坝,拥有耕地400亩,林地与河滩240亩,职工164人,其中,技术人员33人,隶属于达县专区农业局。

    随行政区域调整,“达县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”,先后更名为 “达县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”、“达川地区农业科学研究”,2000年更名为“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”。2015年12月,完成撤所建院,成立“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”。2019年9月,挂牌成立“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达州分院”。

     二、发展现状

    经过坚持不懈的创新发展,积淀形成了“团结、勤奋、求实、创新”的厚重农科文化特色,科研成就突出,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,各学科在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了飞跃进步,初步形成“苎麻特色作物研究国际领先,粮油、马铃薯、蔬菜、食用菌、中药材、畜禽水产研究省内占有重要席位,农产品加工、化验分析与生物技术、农业信息与农机研究后发优势明显”的发展格局,是川东北规模大、研究门类多、获得成果多、辐射区域广的Ⅰ类公益性、综合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。

    现有事业编制105个,设有办公室、科技发展科、党建办(人事科)、计划财务科、监察室5个职能科室,粮油作物研究所(水稻、玉米、油菜、杂粮、马铃薯)、麻类作物研究所、经济作物研究所(蔬菜、食用菌、果树)、畜禽水产研究所、中药材研究所、化验分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、农业信息化与农机研究所等8个业务研究所,涉及研究学科13个。现有在职职工101人,其中:县处级领导干部11人;正科级干部11人,副科级干部13人;博士1人,硕31人;正高6人,副高33人,中级38人;四川省人大代表1人,达州市第五届党代会代表1人、人大代表1人、市政协委员3人、区政协委员1人;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,突出贡献专家4人,劳模6人;国家公派留学西部地区人才项目留学人员1人,“西部之光”访问学者3人。

    现建有“国家麻类品种改良中心四川分中心”、“国家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”等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,“四川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”、“四川省科普惠民共享基地”等6个省级创新平台,“达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”、“达州市食药用菌重点实验室”等12个市级创新平台; 为1个国家体系试验站(麻类)、5个省创新团队岗位专家(苎麻、食用菌、肉牛、中药材、薯类)、5个国家长期性基础性监测标准站(农业部)依托单位。
    院本部与科研基地分设,院本部位于达州市通川区西南职教园区内(达宣快速通道与犀牛大道交叉路口东北侧50米),建设用地30亩,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,其中综合办公楼8300平方米,实验楼2栋共7000平方米,农业培训中心及硕博公寓楼4600平方米,地下停车库1600平方米。北斗科研基地位于罗江镇北斗村,占地面积400亩,距离达州市城区约20千米,车程约15分钟,地理位置优越明显,是达州市农科院科技创新和成果示范展示的重要平台,具体建设有:农业科研中心、科技成果展示区、高标准种植试验区、灌溉水源涵养区、畜禽水产试验区。另有海南南繁试验基地35亩、宣汉峰城高山试验站50亩、宣汉百里峡中药材高山资源20亩。

    改革开放以来,共获得各级科研成果260余项,155项成果获得各级政府奖励。特别是“十三五”以来,研发能力大大提升,先后获得市级及以上科技奖励20项(其中: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2项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、市科技创新一等奖3项、二等奖5项、三等奖7项),获得植物新品种权2项,育成农作物新品种28个,发布地方标准18项,授权国家专利31项,转化转移科技成果10余项,承担市级以上各类竞争性项目80余项。育成的新品种应用面积苎麻占全国的55%以上、占四川的95%以上,马铃薯占全市的50%以上,食用菌占全市的40%以上,黄花占全市的30%以上,水稻占全市的20%以上,玉米占全市的10%以上。在重庆、达州本地建立“专家服务基地”、“专家大院”等32个,建立新品种、新技术展示示范点35个,推广食用菌、马铃薯、蔬菜、水果、苎麻、水稻、玉米等科技成果应用面积达1700余万亩,实现新增经济效益3亿元/年以上。

 

 












 
分享到:


版权所有: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 蜀ICP备17015227号

地址: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网站地址 | 网站地图 | 链接申请